控制欲专业测试
控制欲专业测试的相关内容。

控制欲专业测试
-
你自己的控制欲太强你自己感觉不到吗?
你有没有在某些时刻,觉得自己或身边的人是“控制狂”?
“控制狂”们常常会对身边的一切,包括自己和身边的人,有着细致而苛刻的要求,比如必须一周换一次床单,要求他人不能与某一类人交朋友……一旦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规范行事,就会显得焦虑、烦躁,甚至愤怒;他们还总是要求他人做出改变——他们常常忍不住对别人评头论足,不仅如此,还觉得自己有必要帮助别人指出他们的错误或是他们意识不到的问题,并且总想要在争论中占据上风。当与他人意见相左的时候,他们会试图不厌其烦地说服对方……
事实上,以上这种种表现,都很可能源于人们内心对“控制感”的渴望。人们会通过“提出要求或设立目标,并让自己和/或身边亲近的人实现这些要求或目标”,来获得一种对生活及周遭环境的控制感。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种对“控制”的需求,但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都更需要这种控制感呢?对控制过于强烈的渴望会给人们造成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面对它呢?
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需要控制?
1. 过分相信“事在人为”
人的很多特质与能力其实主要是受到先天与环境因素影响的,有意思的是,控制欲本身也是受到基因影响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对于“控制感的需要”有30%是由基因决定的。
然而,有些人总是更愿意(社会也更鼓励大家)相信自由意志与个人选择,低估甚至忽视了基因、社会文化与世事变迁的影响。这就会使得他们认为,“只要我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掌控了整个局面,就一定能实现目标”,因此,这些人也更容易成为“控制狂”,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将“获得绝对控制”作为他们完成一件事情背后真正的目标,而这可能会吞噬人们的快乐。
2. 过去的失控体验
学者们认为,在过去的经历中有过“失控”体验的人,更可能在之后的人生中拼命地寻找“控制”。一方面,过去的失控经历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很容易陷入再次失控的恐惧之中,因而他们会在之后的生活中付出更多努力来控制失控的发生。另一方面,他们也试图在当下获得足够多的控制,“改写”过去的失控创伤的经历。
比如,那些经历过惊恐发作的人,为了避免自己再次出现胸闷、心悸、甚至濒死的感觉,他们往往会做好一系列“控制措施”——拒绝独自出门,随身携带药品,或在自己一有点心慌、头晕时,就立刻到医院就诊等等。
在这些人看来,当下获得足够多的控制,就能帮助自己“避免”失控的再次发生;同时,掌控给他们带来的力量感,也让他们相信,如果人生能再来一次,自己会有能力和过去的不幸搏斗。
3. 自我价值的极度不稳定
还有一些人对控制感的渴求,源自于内心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否定。换句话说,当自身无法给予自己安全感和积极的自我评价时,人们就会试图向外寻求“确定与肯定”,而这就需要通过对他人的控制来实现。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且害怕被抛弃的人,往往更想要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对另一半的控制。他们往往通过“控制”来获得一种对自己的肯定——肯定自己是足够好的、值得被爱的,所以对方才会愿意为己所控。
4. 完美主义或自恋型人格特质
完美主义的人对于完美的渴望与对缺憾的恐惧,就会让他们极度渴望控制;同时,完美主义的人还认为自己是否“完美”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身边的人是否足够“完美”的影响,因此,他们也总是会以同样苛刻的标准要求身边的人。
另外,具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人,也对控制有着过度的渴望。他们通常需要通过控制他人的言行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以维护极高的自我评价。
过度追求控制会带来更多问题
1. 频繁陷入自我责备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对一件事情拥有越多的控制,同时也就意味着他认定自己对这件事情在越大程度上负有责任。那么,一旦事情的结果与Ta料想的有所不同,Ta就有越大的概率陷入自我责备之中,而很多时候,其实责任并不在他们自身。
2. 更大的风险会失控
一个人对控制的过度追求,实际上是承认了“控制”对于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而这会让Ta对“失控”更为敏感,放大失控对自己可能的负面影响,并且更可能因为对后果的过度担忧而做出一些冲动的、可能导致不良后果行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比如,那些渴望通过考学获得对人生更多的控制的人,可能会因为对考试结果的过度忧虑而疏于复习,最终导致自己在考场上发挥失常。
不仅如此,过度追求控制还会掩盖住一些真正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最终导致更大问题的爆发。比如,有些人的创伤会通过“控制”的行为来表达——重复检查门锁或是在受到刺激时反复默念某个词语,然而,这种带有仪式感的控制行为,恰恰模糊了这些人内心真正害怕的东西,经年累月,被掩盖的创伤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痛楚。
看到这里,相信你不难发现,尽管控制对于我们获得安全感与自尊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仍然需要对“自己对控制的追求”保持审慎的觉察和克制。 -
控制欲有哪些体现
控制欲是人类原始的本能之一,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想要控制住一些事物或其他人。通常内心有较强不安全感的人控制欲望也强烈一些,那些谨小慎微、追求完美、心里总不踏实的人更希望控制别人。但并不是每一个控制欲望都能得到满足,于是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甚至有些极端的人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建立良好的兴趣爱好正好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焦虑,既满足了人的控制欲望,又不会伤害别人。
-
控制欲太强的病态表现是什么?
对………
我就是巨蟹…
不敢兴趣的理都不理的………
就是感兴趣也就一阵,
三分热度的 -
怎么判断一个人拥有很强的控制欲
让我来说说酒量小的人喝酒后的感觉吧。 1,喝一点酒,胃里就感觉饱,特别饱。再喝一点酒就想吐。(酒量大的人,喝到高兴时,只喝酒不吃菜) 2,越喝酒身上就越感觉冷,冷风一吹,本来可以不吐的,立刻就吐了。(有酒量的不会很快就吐) 3,喝一点酒,脸就开始发红,再喝酒脸就更红。(不是一沾酒,脸就一下全都红了,继续喝没变化的那种) 4,喝酒很快犯困,坐在酒桌上能睡着。(酒量大的人,约喝越兴奋) 什么情况是喝醉了? 一,兴奋过度。情绪失控,大笑,大哭,话多,骂人。 二,抑制过度。沉默不语,失态睡觉,大小便失禁。 三,吐酒。 四,失去平衡。不能行走,东倒西歪。 五,反映迟钝,行动缓慢。 酒量基本是天生的,酒量小喝酒次数多,也大不了,酒量大的人喝几次酒就显出来了。喝酒次数多了,酒桌上的话也会说了,酒量能比以前大一点,但是变化不会很大。 酒,少喝是好东西,通脉健身。交际应酬也需要。但是,喝多了,一定伤身体,激发许多疾病,少喝,控制为要。
-
心理学求助:控制欲过强怎么调整
首先,不用过分自责,适当反省、发现问题,向您开始所做的一切那样就好。因为强烈的控制欲望是很多教师的通病。
1 您要意识到您要看到您性格行为的积极面,在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周正得当的人格后,您对他人的控制欲望是对学生的负责和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任何事情过度都不好,尤其是工作习惯性格在生活中的不对位应用。
2 每天早上醒来以后做舒展性的开放运动或不过分激烈的有氧健身,科学表明,运动不仅是有利身体健康、更有利身心健朗。
3 强迫自己每天有一件小事,就是那种可要求别人做但事实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这件事情发生时,放弃对别人的控制。
4 关键时刻注意以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让自己比较放松闲适。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关于心理学控制欲的问题
你的想法起码不肤浅。虽然颠三倒四的但颠倒的很有点哲学思辨。
注意一个,当你以某种思维方式,而进入一种死结循环的时候,往往说明那只是现象,而不是根本。。。。。如果是根本,一般不会进入这种翻来覆去的纠结。
控制欲可以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拥有自认为明确不容侵犯的主观主见,一个是对他人的忽视以至于干涉。
前者你具备了,但是你有清醒的反思而明白什么是“干涉他人的界限”。所以你这只是有主见而非控制欲。
明白吧